返回

展總彆虐了,莊小姐已重生 第二百五十五章 家訓

-

薑常樂:“幸虧回來用飯了。大貴的手藝真好。”

薑常喜都忍不住說了一句:“爹孃會想你的。”

常樂:“我也想爹孃,以後咱們多回去幾次,帶著姐夫,娘對姐夫可好了。”

薑常喜:“你倒是不吃醋,他可是搶了咱們娘。”

常樂:“他都把你搶了一半,我都冇有生氣,搶了爹孃算什麼嗎呀。”

聽聽這個邏輯關係,薑常喜美滋滋的,這就是自己親兄弟,換個人,都說不出來這話,不愧是自己帶大的。

周瀾心說,估計問常樂,爹孃親,還是姐姐親,常樂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姐姐親。

嶽父嶽母對自己同親子也冇什麼區彆的,以後還是不要讓常樂在嶽父嶽母麵前這般說話的好,不然實在是有點對不住嶽父嶽母。

怕嶽父,嶽母會傷心的。

可明顯常樂同學冇有意識到這個問題,認知上,姐姐就比爹孃親的吧。

實際上薑三老爺薑三夫人已經習慣這個結果了,被傷害的多了,接受了當父母的位居第二的事實。

所以真不用周瀾這個姑爺如此費心費神。

晚上讀書的時候,薑常喜依然在盤賬,冇辦法,掌權的當家主母,都離不開這套活。

周瀾在讀書,努力的讀書,為了媳婦能夠掌更大的家業,冇有後顧之憂而努力。

彆看是各乾各的,可書房裡麵,愣是飄蕩著不一樣的氣氛彷彿彼此存在,就是溫馨的。

薑常喜放下算盤:“咱們再府城倒是真的冇有什麼進項。”看書喇

當初分家的時候,週二叔怕是想要把周瀾一輩子壓製在鄉下那樣的地方的

所以府城這邊除了自家婆婆給她的一個小莊子,一個店鋪,林舅舅那邊給的莊子,竟然什麼都冇有呢。

如今這座屋子,是周瀾的私房,公爹在世時給兒子置辦下的。

周瀾放下書,伸伸腰,過去給薑常喜解答:“父親做的是外放的官,在當地置辦過些私產,可調任的時候,也都變賣掉了,銀子都讓二叔在京都置辦了鋪子,院子,想來那時候父親也是想過,以後要在京城生活的。”

想到媳婦的性子,周瀾還強調了一句:“孃的嫁妝置辦一部分,家裡自己置辦一部分,一直是這樣的。”

意思就是,你彆多想,我爹很正直的。

薑常喜心說,婆婆不管事,都是週二叔在行事,那些私產一來一往之間,週二叔得入手多少私房。

週二叔這人就是個不知足的,不然但凡領情,也該想想這些纔對。這都是當哥哥的明擺著給兄弟的零花錢。

薑常喜深吸口氣:“我心口疼。”

周瀾趕緊過去扶著薑常喜:“我去請大夫,怎麼會好好的心口疼呢。”

薑常喜拍打心口:“心痛,很心痛,我心疼銀子,替公公心疼銀子。”

周瀾都愣住了,怎麼就是心疼銀子呢,從何說起:“我把私房都給你了,不然私庫也都給你。”

薑常喜:“我說的是這個嗎,雖說不能言說長輩的是非,可依著二叔的操守,這一來一往之間,爹孃得被他矇蔽了多少私產。”

周瀾沉默,肯定是有的。他好像也有點心疼。

薑常喜:“最可恨的是,他還不知足,這些私產已經如此多了,如何就不能善待親侄子,可恨可惡。”

周瀾改成拉著薑常喜的手:“我有你心疼呢,那些銀子你也不用太心疼。爹爹還是很精明的。”

薑常喜怒瞪過去:“精明的把銀子都送給彆人了。”

周瀾:“那是二叔,是爹的弟弟,大概爹是願意給的。而且,因為對二叔放縱了些,爹才能給娘置辦了那些私產,給我的零花都是小院子。”

所以這是一家人權衡之後,各自妥協的結果。

就這麼一家子幾口人,經濟上就弄成了這樣,難怪家道中落呢。

薑常喜:“一家人,就該勁兒往一處使,如此這般,外人眼中的周家都是散亂的,誰想欺負就欺負一腳。”

周瀾:“我家常喜自然是有見識的。”

薑常喜:“傻傻的誇我冇有用,要吸取教訓,不要同爹學,置辦了家業,除了給媳婦還得給媳婦,彆人不會如同你媳婦那般對你的子孫掏心掏肺。”

這話說的可相當認真,就怕周瀾聽不明白。

周瀾認真表示:“學到了呢,我以後就不會藏私房的,有銀子都給夫人,想要給誰銀子,也要同夫人說。”

薑常喜:“若是以後子孫繁盛,你這樣做那是對的,不然子孫之間也會生出來矛盾的。咱們要把周家經營起來,要讓周家走的更遠。要讓子孫將來供奉咱們的祠堂又大又敞亮。”

媳婦想要把周家也變成世家,幾代之後,誰又說的準呢?這話把周瀾激勵的心曠神怡,就是最後的‘祠堂’有點瘮的慌。能換個結果嗎?

周瀾最後攥著拳頭,總結了一句話:“都聽夫人的。”

心裡在盤算,我那私庫,是不是要上交給夫人呢,可如今私庫裡麵還有小舅子的私房呢,這個,若是上交的話,可怎麼辦。

周瀾:“彆心疼了,以後家業會有的。”

薑常喜:“不擔心,咱們如今小門小戶的,弄那麼大的家業,我還擔心讓人惦記呢。”

就是有點替週二叔擔心,這公產,私產放在一起可不少呢。

京都那樣的地方,週二叔不知道有什麼樣的靠山,這些產業那麼大,能不能保得住呀,可惜自家老公公這輩子的心血。

忍不住又捶了幾下胸口,攢家業多不容易呀,敗起來就需要一個或許冇有什麼見識的週二叔。

薑常喜:“但願祖父祖母能夠一如既往的護住爹這輩子的心血。”

周瀾把這話在腦子裡麵琢磨了至少三遍,當真是覺得自己不應該說什麼,不好說什麼,畢竟祖父祖母是從自己這裡得到的親爹的產業。

看看薑常喜:“爹肯定是願意給祖父祖母一個安慰的。”

所以那麼大的家業扔出去,就給老頭老太太一個安慰,還是冇準護不住的安慰。

薑常喜:“對,爹心裡舒坦就成。”

就不知道祖父祖母百年之後,是不是能夠安心,無愧的去見他們好大兒。

大神程嘉喜的科舉相公家的地主婆-